• 首页
  •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 魅力能化
  • | 师资队伍
    • 师资动态
    • 师德师风建设
    • 博士教授风采
    • 专业骨干教师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
      • 应用化学系
      • 实验中心
      • 环境工程系
      • 生物技术系
  • | 教育教学
    • 教学动态
    • 专业设置
    • 培养计划
    • 教学大纲
    • 教学管理
    • 质量保障
    • 审核评估
    • 专业认证
    • 教学成果
    • 课程思政
      • 示范中心简介
      • 发展动态
      • 优秀案例
      • 研究成果
    • 学业指导
  • | 学科科研
    • 学科建设
    • 科研动态
    • 计划和成果
    • 科研管理
    • 科研机构
  • | 实践教学
    • 工作动态
    • 实验室管理
    • 实验室风采
    • 实习基地
  • | 党的建设
    • 基本情况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政策学习
    • 党规党纪
  • | 学生发展
    • 学工队伍
    • 团学工作
    • 创新创业
    • 办事指南
    • 校友之家
      • 校友值年返校
      • 校友名录
      • 校友风采
    • 学生选课
  • | 招生就业
    • 招生工作
    • 就业动态
    • 毕业生情况
    • 招聘信息
    • 就业指导
    • 相关网站
    • 联系我们
    • 招聘单位
  • | 工会之家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 概述
  • 博士教授风采
  • 学术带头人
  • 专业骨干教师
  • 教师名录
  • 教学管理
  • 教学成果
  • 教学研究
  • 实习实训
  • 科研管理
  • 科研成果
  • 科研计划
  • 科研机构
  • 党务工作
  • 工会工作
  • 风采展示
  • 学风建设
  • 第二课堂
  • 荣誉殿基
  • 学工人员
  • 办事指南
  • 就业政策
  • 就业指导
  • 就业信息
  • 校友值年活动
  • 校友网
  • 校友名录
实践教学
工作动态
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风采
实习基地
首页 >> 实践教学 >> 实验室管理 >> 正文
环境工程与化学学院危化物品事故处理工作预案

来源:  时间:2015-10-13  点击量:




           

为了积极应对危险化学品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有序组织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时控制事故扩大。环化学院特制定“危化物品事故处理工作预案”

一、 组织机构与职责

1.成立危化物品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 张少文、王莉

成员:卫应亮、杨刚宾、余久华、林伟民、王勇、邵建伟。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院党政办公室,由卫应亮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职责分工

学院危化物品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技术支持工作,配合消防、环保部门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乐投在线保卫处负责协调应急响应工作,指挥应急响应行动,负责配合公安部门调查处理危险化学品丢失、被盗事故和其它化学危险品事故的现场保卫工作。  

二、 事故分类与应急措施

1.危化物品丢失、被盗事故的处理

实验室发现危险化学品丢失、被盗,工作人员应立即报告学院危化物品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和乐投在线保卫处,同时立即封锁现场,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乐投在线主管领导汇报。保卫处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同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公安人员到达现场后,环化学院、乐投在线保卫处协助公安部门调查取证。

2.危化物品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1)火灾事故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a. 易燃物和强氧化剂分开放置。

b. 从事加热或燃烧实验时,要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c. 使用易挥发的可燃物质,实验装置要严密不漏气,严禁在燃烧的火焰附近转移或添加易燃溶剂。

d. 易挥发的可燃性废液只能倾入水槽,并立刻用水冲去。可燃废物如浸过可燃性液体的滤纸、棉花等,不得倒入废物箱内,及时在露天烧去。不得把燃着的或带有火星的火柴梗投入废物箱内。

e.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f. 实验室备有砂桶、灭火器等防火器材。

g. 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前,仔细检查加热装置是否熄灭,电源是否关闭。

处理方法:

a.迅速移走一切可燃物,切断电源,关闭通风器,防止火势蔓延。

b. 如果是酒精等有机溶剂泼洒在桌面上着火燃烧,用湿抹布、砂子盖灭,或用灭火器扑灭。如果衣服着火,立即用湿布蒙盖,使之与空气隔绝而熄灭。衣服的燃烧面积较大,可躺在地上打滚,使火焰不致向上烧着头部,同时也可使火熄灭。(2)爆炸事故的预防

a、蒸馏时,仪器系统不可完全密闭。使用气体时,应严防气体发生器或导气管堵塞。

b、在减压蒸馏时,不可用平底或薄壁烧瓶,所用橡皮塞也不宜太小,否则易被抽入瓶内或冷凝器内,造成压力的突然变化而引起爆炸。操作完毕后,应待瓶内液体冷到室温,小心放入空气后,再拆除仪器。

c、对较危险的合成反应,则使用防护屏和护目镜。

(3)中毒事故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a. 购买有毒化学品必须先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具备合适的存放地点,并有专人保管。

b. 一切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必要时戴上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

c. 有毒药品应严格按操作规程限量使用。

d. 使用气体吸收剂来防止有毒气体污染空气。

e. 有毒的废物、废液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f. 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或利用实验器具贮存食品,餐具不能带进实验室。

g. 手上如沾到药品,应用肥皂和冷水洗除,不宜用热水洗。

h. 皮肤上有破伤,不能接触有毒物质。

i. 实验室经常注意通风,即使在冬季,也应适时通风。

中毒事故的急救处理:

a. 误吞毒物,常用的急救方法是给中毒者先服催吐剂,如肥皂水、芥末和水或给以面粉和水、鸡蛋白、牛奶和食用油等缓和刺激,然后用手指伸入喉部引起呕吐。对磷中毒的人不能喝牛奶,可用5~10毫升1%的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水内服,以促使呕吐,然后送医院治疗。

b. 有毒物质落在皮肤上,要立即用棉花或纱布擦掉,除白磷、浓硫酸烧伤外,其余的可用大量水冲洗。如果皮肤已有破伤或毒物落入眼睛内,经水冲洗后,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4)烧伤事故预防与处理

烧伤是由灼热的固体、液体、化学物质或电热等引起的损伤。为了预防烧伤,实验时严防过热的物体与身体任何部分接触。

烧伤的伤势一般是按烧伤深度不同分为三度,烧伤的急救办法应根据各度伤势分别处理。

一度烧伤:只损伤表皮,皮肤呈红斑,微痛,微肿,无水泡,感觉过敏。如被化学药品烧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除去残留在创面上的化学物质,并用冷水浸沐伤处,以减轻疼痛,最后用适量消毒液消毒,保护创面不受感染。

二度烧伤:损伤表皮及真皮层,皮肤起水泡,疼痛,水肿明显。创面如污染严重,先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再适量消毒液消毒,不要挑破水泡,用消毒纱布轻轻包扎好,请医生治疗。

三度烧伤:损伤皮肤全层、皮下组织、肌肉、骨骼,创面呈灰白色或焦黄色,无水泡,不痛,感觉消失。在送医院前,主要防止感染和休克,可用消毒纱布轻轻包扎好,给伤者保暖,必要时注射吗啡以止痛。

3.危化物品污染事故处理

因意外因素引起危险化学品泄漏,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危害:

(1) 使用实验室要立即组织撤离有关师生,封锁现场。并立即向学院应急领导小组和乐投在线保卫处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向乐投在线主管领导汇报,同时向公安、环保、卫生等部门报告。

(2)应急领导小组到达后,视情况必要时需佩戴防毒面具进入事故现场。应组织专家鉴定危险化学品的类型、性质、污染的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组织人员协助环保部门专业人员迅速确定减轻或处理危害的方案。

(3)对可能受到危险化学品危害的人员,立即采取隔离或应急救助措施,将受到伤害的人员送指定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或者请求医院立即派人到事故现场,采取救治措施。

三、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工作

每学年学院应定期组织相关实验室工作人员参加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工作,定期参加消防部门的消防知识讲座。预案的演练应包括封锁控制事故现场、报告主管部门、撤离人员、排除故障、监测现场、解除封锁和总结讲评等步骤。

环境工程与化学学院

2015年9月

     


上一篇:环境工程与化学学院危险化学物品管理方案
下一篇:环境工程与化学学院危险化学物品管理方案


 

版权所有 @ 2015 乐投在线能源与化工学院

 

联系电话:0379-65928266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王城大道90号 邮政编码: 471023